logo

专属陕西报考与数据查询一站式平台

西安交通大学全力建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2024-03-21 16:34  宣传部 西安交通大学  浏览量:10477

      西安交通大学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全方位”为思政课建设保驾护航,“全覆盖”推动新思想铸魂育人,“全视角”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全力建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全方位”为思政课建设保驾护航。出台文件,抓好组织保障。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题讨论通过一系列思政课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学校党委书记是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强化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带头讲课听课,现场解决问题。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讲一次思政课、听一次思政课、参加一次集体备课,党委常委会每学期至少一个议题讨论思政课建设、校长办公会每学期至少一个议题推进思政课建设、党委书记每学期至少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一场现场办公会。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建设合力。学校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引进设立绿色通道,教务处、研究生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学院单独设立教改课题,学生处、团委、本科各书院和学院联合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出版社、交大西迁博物馆和学院联合建立“大思政云平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形成了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听思政课并同学生交流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给学生讲思政课

       

      ——“全覆盖”推动新思想铸魂育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课程全覆盖。2019年,该校面向本科生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面向文科研究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课。切实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本科生全覆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有思政课全覆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本硕博所有学生全覆盖。推出“三进”工作多项举措。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细化为“六进”,即“进教案、进PPT、进讲授、进讨论、进作业、进考题”。推出课程建设十条举措,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配备专门的师资、专门的助教、专门的实践基地,全方位推进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铸魂育人。“三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核心的思政课课程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入选陕西省一流课程。出版相关专著和教辅材料50多部,发表学习新思想文章100多篇,撰写教案30多份,拍摄短视频100多条。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参加思政课集体备课

 

      ——“全视角”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汲取精神伟力,善用“西迁精神”育人。学校把西迁精神融入“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建成交大西迁博物馆,编写《西迁精神读本》,开设西迁精神通识课,建成“西迁精神虚拟体验中心”,组建老中青宣讲团,让西迁精神浸润师生心灵,铸就新时代奉献报国使命文化。2022年《弘扬西迁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坚持讲好道理,提出“三理贯通”理念。探索形成了政理学理事理“三理贯通”的思政课教学理念。坚持学理支撑政理、知识输送价值、故事激发情感,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上支撑和保证思政课“理论联系实际”有章可循,切实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2018年“高校思政课、三理贯通、三环相扣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回应时代之需,建设“前沿引领”的思政课。坚持思政课要回应时代之问,不断建设“前沿的思政课”“指尖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建设成为“理论课堂、时政课堂、数字课堂、实践课堂”一体联动的大课堂。2023年9月9日,燕连福教授参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并发言,汇报西安交大思政课建设的做法,得到广泛好评。

      五年来,该校在思政课建设方面,建成一批名师、名课、名教材。30多人次在全国和省级教学竞赛中获奖,获批教育部首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虚拟教研室”。建成10门本硕博思政课慕课,多门课程获国家一流线上课程。全国1000多所学校在线选课,1000多万人次在线学习。建立延安革命纪念馆等100多个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每年组织5000多名学生开展思政课主题社会实践,组织6000多名学生开展“新时代历史性成就我来讲”主题实践教学活动。